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猎奇八卦 > 正文

太阳爆发事件与四川7级强震或存周期性关联

此前有研究称太阳活动的增加可能导致地球上发生更多地震,比如太阳黑子活动、太阳风携带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或者磁暴等。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人员杰弗里·莱夫博士认为地震活动关联到不同的现象,尤其是太阳的活动 ... ,宇宙探索网

此前有研究称太阳活动的增加可能导致地球上发生更多地震,比如太阳黑子活动、太阳风携带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或者磁暴等。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人员杰弗里·莱夫博士认为地震活动关联到不同的现象,尤其是太阳的活动是否与地震存在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另一位来自西北研究协会的科学家杰里米·托马斯博士也在研究太阳活动高峰与大地震之间的联系,研究结论认为两者之间可能并不存在关联,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青藏高原与龙门山断层之间相互作用示意图,长期积累的能量可能与太阳活动高峰期存在关联

1960年在智利发生了一场9.5级地震, 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和地球磁场活动高于平均水平,但是随后于1964年发生的阿拉斯加地震则没有出现异常的太阳活动。因此,杰弗里·莱夫博士认为太阳活动与地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调查结果称两者的关系并不确定。但是,有些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产生的射电辐射流等因素可诱发地球内部的能量变化,可能引起局部的微震,当地球内部能量和其他条件都具备时,就会引发大地震。而且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以及宇宙射线都会直接或间接诱导地球磁场的变化,激发某些地层活动的机制。

科学家使用英、美地质调查局、NASA以及NOAA的数据统计后发现地震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在以往的工作中,放置在地面的地震信息传感器并没有收集到任何可预测地震的“前兆”信息。对此,研究人员认为太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触发地震,高速带电粒子流可引起地磁偶极子受到干扰,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并改变地球热力循环平衡,由太阳活动引发的电磁作用可以导致地球岩石圈出现分子级的变化,比如分子键断裂等,这些微观领域发生变化产生的最直观反应就是形成地震。

从世界范围内看,太阳活动的高峰段附近多次出现大地震,尤其是以(近)东西向断层触发的地震为主,比如1939年土耳其8级地震,苏门答腊大地震或与太阳活动有关,即2004年节礼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大地震达到里氏9.3级,是有史以来记录的第三大地震,1931年新疆发生的8级强震、1951年西藏大地震等都被认为与太阳活动高峰存在联系。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时期,磁暴可导致地磁场出现扰动,有研究称我国四川地区与太阳活动周期存在10至12年左右的联系,并处于太阳活动高峰期的后段,结论认为四川地区发生的大于7级地震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对于本次发生于四川雅安地区的7级地震,除了受到龙门山断层东西向运动的干扰,这段时期也正值2012年多次太阳活动事件的末期,这一线索也符合太阳活动导致(近)东西向断层位移变化的推论。同时,也有研究对太阳黑子活动、磁极反转与大地震的发生事件进行了统计,即在宇宙射线增强年后都会发生较为频繁的大地震,7级以上规模地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实际上,有关太阳黑子与地震之间联系的理论在19世纪末由鲁道夫·沃尔夫提出,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太阳黑子,黑子、耀斑等事件通过涡电流机制触发地球自转变化,从分子水平上改变原来的状态,降低岩石的静摩擦极限,为大地震创造适宜的条件。

太阳活动引发大地震较为典型的例子为2001年昆仑山口西发生的8.1级大地震,该事件正值第23太阳活动高峰年,由于太阳活动产生了频繁的强磁暴现象,在东西向断层上形成涡电流,加热效应降低了岩层的耐剪度,并形成大地震。对此,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并不存在明显关联,探索两个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确实存在联系,即太阳活动确实与地震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因果关系。

对于有些时候大地震事件并没有与太阳活动高峰年存在关联,科学家认为太阳的电磁活动是个长时间作用的过程,而且涡电流对岩层的作用机制与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有关,这就会出现大地震并没有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出现的现象,触发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根据统计,不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发生的大地震主要出现在北北东走向的断层上,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而(近)东西向的地震发生时期与太阳活动高峰年存在关联,对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及本次雅安地震,应该注意到其断层发生了东西向的运动,在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之后,这里挤压方向出现的变化,看似由断层活动导致的大地震,实际上其背后主要“推动力”可能来自太阳。


相关

标签大全: 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