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苍茫,清明又至。绵绵的细雨,带着一丝惆怅,每逢这个时候,总是引起我对逝去的慈母的无限思念,就会想起逝去的亲人,惆怅之感,缠绕心头,挥之不去。因此我想日的她受不了踏着萋萋的芳草,前往母亲的坟茔之前,烧一叠纸钱,仿佛就能穿越阴阳两途,将无
烟雨苍茫,清明又至。绵绵的细雨,带着一丝惆怅,每逢这个时候,总是引起我对逝去的慈母的无限思念,就会想起逝去的亲人,惆怅之感,缠绕心头,挥之不去。因此我想日的她受不了踏着萋萋的芳草,前往母亲的坟茔之前,烧一叠纸钱,仿佛就能穿越阴阳两途,将无限的思念寄去。
我似乎不太喜欢清明,这个多有阴霾的时节,也许与它让人的情绪莫名地低落有关系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的江南,被雨打湿的清明。也许像诗人所描述的“雨纷纷”那样,我印象之中的清明,总是湿湿的,黏黏的,仿佛有了这几场雨,清明才更能显现出它那丝丝悲凉的意味。到底是清明成全了春雨,还是这春雨衬托了清明?天色总是灰蒙蒙,就像人们的心情一般。望着春雨,不禁勾起心中那缕淡淡的哀愁和思念。偶尔有斜风穿过,夹带几缕雨丝飘进伞内,黏在衣裳上,留下斑斑点点。伞外的春雨,细细的,如丝,如绸;绵绵的,如絮,如绒。思绪在微风中摇曳着想象着日的她受不了,在雨丝里融化了。

我对母亲的思念
日的她受不了[12p]就让孙子陪你一程吧
4月3日,春雨打湿了清明,眼前的世界模糊了起来,远去的母亲,仿佛在烟雨中和我再次重逢。无尽的回忆被雨水打湿,一点一点地感悟。慢慢幻化开来。烟雨中,记忆里,依稀能看见母亲长年饱受疾病折磨的瘦弱身影。1976年10月26日,42岁的慈母未来得及看我成家立业,便英年早逝,撒手人寰。虽然时光悄然流逝35年,母亲的音容笑貌仍然没被时间冲刷模糊,那份母子深情,让人难以割舍;那份血浓于水,却不能忘却;那份情意绵绵,仍根深蒂固。
今年的清明节,对我来说,与往年有些许不同,颐养天伦的我,回去祭祀扫墓,还带上了刚满13个月(仅差一天)的孙子,让步伐蹒跚孙子在姥姥坟前牙牙学语,以此表达缅怀之情,倒是让人心生几分舒畅,低落的惆怅之感已被这暖暖的“阳光”蒸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些东西,注定要在风中消逝。就象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又如烟囱里袅袅盘旋上升的炊烟,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我生命记忆中的慈母,斯人如轻烟一般的,早已消逝在风中,永远不会再回来。生命依旧不断地延续,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沉痛的依旧沉痛,思念的还在思念。祭祀慈母,只是一种形式,追忆,才是实质,有思、有感、有悔、有痛、有苦、有甜,也有乐。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你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你是情愿还是心有不甘……都要承担生离死别的现实,不以意志为转移。
在此,我只能用我的点滴笔墨日的她受不了,祈祷逝去的慈母在天堂过的比我好!珍惜身边所爱的人,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