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上发现老太公交车上操良家妇女挺进花蕊的视频看着触目惊心。 回想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春节,总感觉年味儿淡了,年味儿变了。 小时候,总是热切地盼望过年,盼的是平时很少吃到的好饭好菜,盼的是新衣服、压岁钱,盼的是大人们忙忙碌碌、孩子们欢天喜地的
在电脑上发现老太公交车上操良家妇女挺进花蕊的视频看着触目惊心。
回想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春节,总感觉年味儿淡了,年味儿变了。
小时候,总是热切地盼望过年,盼的是平时很少吃到的好饭好菜,盼的是新衣服、压岁钱,盼的是大人们忙忙碌碌、孩子们欢天喜地的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在童年的记忆里,春节是个无比盛大的节日,过年是多么地激动人心啊!进入腊月,眼睛就盯上了日历,偷偷地在上面做记号,恨不得一下子撕得只剩下印有“春节”二字的那一张。
看着大人们忙着磨年面、做豆腐、杀猪宰羊、煎炸烹炒、买鞭炮、贴对联,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除夕夜,把新衣服放在床头,在盼望中等待天明。到了大年初一,喜滋滋地从长辈们手中接过压岁钱,尽情地品味着平日难得一见的大鱼大肉、水果点心,欢快地陶醉在炸响的烟花爆竹和数不清的民风民俗里,过年真好!

公交车上操良家妇女 就像过年的年味一样香甜
那时,年味儿在急切盼望的心情里,在除夕夜无眠的期待里,在白蒸馍、肉丸子的香味儿里,在新衣服、压岁钱的诱惑里!
长大后,生活好了,却有些害怕过年了。“当家才知柴米贵”,成家后方体会到了过年的不易,那超出平时几倍的支出,那操办过年的劳累,那你来我往的繁琐让人身心俱疲。尽管白面馒头、大鱼大肉已成寻常,但是,操办年货是必须的,为了让年过得生机勃勃,一进入腊月,就开始疯了一样的购物,从二十三“祭灶”开始,便煮呀、蒸呀、炸呀、炖呀,冰箱塞满之后,还要把大盆小盆、大筐小筐全盛满。可是等到大年初一,各式菜肴摆满餐桌时,却懒得去动筷子,怎么也找不到了小时候过年时那饭菜的馋人香味,以至于各种美食渐渐没了鲜味儿,甚至最后变味儿。于是发誓,以后过年,再也不买这么多东西了,然而等到又一个年关到来时,依然精神抖擞、争先恐后地买这买那,似乎少买一样就不像过年。
那些年,害怕过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走亲戚,春节走亲戚是风雨无阻、知难而进的事,抱着孩子、提着礼物、奋力去挤公交车的壮烈场面,在公交车上操良家妇女的事情让我至今仍然想而生畏!
那时,年味儿在计划置办年货时看着存折的精打细算里,在家与集市之间无数次的来来往往里,在冒着寒风挤公交车的无奈里......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年味儿却越来越淡。现在过年,再也不需大办年货了,超市天天营业,吃的喝的随时可买,“吃不愁,穿不愁,就怕血脂稠;工资高,收入高,却怕血压高”,平时的餐桌上已经丰富多彩,总担心吃出赘肉,谁愿意在过节时雪上加霜?临近除夕,去两趟超市就把东西买齐了,再也不像以前过年那样群情激昂。直到年三十儿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时,才感觉有一点儿过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