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沉重的学生书包想到的,傍晚时分和爸爸在车上做了很多的激情交织点,咳咳,别想歪了,是干正事哦。 如果说80后的孩子让人产生对未来社会发展感到担忧的话,那么90后的孩子呢?担忧二字已不能概括形容人们的心情了,应该是失望二字更准确了。 不经意间我发
由沉重的学生书包想到的,傍晚时分和爸爸在车上做了很多的……激情交织点,咳咳,别想歪了,是干正事哦。
如果说80后的孩子让人产生对未来社会发展感到担忧的话,那么90后的孩子呢?“担忧”二字已不能概括形容人们的心情了,应该是“失望”二字更准确了。
不经意间我发现了这种现象:快放学了,小学校门口人头攒动,都是来接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孩子小需要家长接送本无可非议,让人担忧乃至失望的是这样一些事情的发生:孩子们从学校出来了,家长们纷纷上前接过孩子的书包,自己负重背着。几乎所有家长如出一辙,肩上都背着孩子的书包。我看到好多孩子的爷爷奶奶,腿脚并不利索,也不例外地背起孙辈的书包;更有甚者,有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子和爸爸在车上做,个子比妈妈都高,居然空手洒脱地和背负书包的瘦弱妈妈并肩走着;等电梯时,我又看到邻居的大妈帮着比她都高的外孙背着沉重的书包......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精心呵护疼爱有加是人之常情的事情。只是这种爱不能过度,过度了就是溺爱。本来城市里的孩子活动量就小,体质差,这每天负重背书包也应该是一种锻炼啊。如果长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书包每日都得家长背,将来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当然啦,你会说搞技术、做尖端工作、当老板不用强壮的体质一样能干,我不否认和爸爸在车上做的事实,当然很舒服啦。但要做好恐怕没那么容易了。首先,你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吃不了苦,而且,长此以往思维模式就是以我为中心,这怎能融入社会?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孩子们每日摄入的热量高,热量得不到消耗,使许多孩子得了肥胖症,导致三高症。没有好的身体支撑能干好未来的事业么?如果类似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真为未来我们国家的发展担忧!真对这代人感到失望!
话又说回来了,家长帮着背书包除了溺爱孩子,还有另一无奈的理由:书包太沉!一个小学生的书包足有十几斤甚至更多。在国外是倡导快乐教育的。特别是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回家就不会还抱着书本学个没完了。学的书本大多可放在学校的。唉,在中国,应试教育是人人头痛的事,学校竞争压力大,所以他们把这种压力转嫁个学生。致使学生要掌握很多技巧才能和爸爸在车上做啊,在学校学做一天还不算,晚上还要拉晚做功课。所以,书包分量也就越来越重......
恶性循环啊!看来家长替学生背负沉重书包,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所涉及的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的问题,更有一层是中国的应试教育这一实质问题。教育体制得不到改善,沉重的书包不仅把学生压垮,也把家长们累的不轻。家长心疼孩子,替之背负,学生呢久而久之就会漠视家长的付出,最终会造成心灵人格的扭曲。
警醒吧,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每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应该教育学生
和爸爸在车上做不然回家会被妈妈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