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未解之谜 > 植物未解之谜 > 正文

美洲发现新物种红须伶猴

伶猴(titi ,亦作teetee),卷尾猴科(Cebidae)伶猴属(Callicebus)几种树栖猴类的统称,栖息于南美洲雨林,特别是亚马逊河和其他河流的沿岸。毛长,柔软而光滑,头小而圆,

伶猴(titi ,亦作teetee),卷尾猴科(Cebidae)伶猴属(Callicebus)几种树栖猴类的统称,栖息于南美洲雨林,特别是亚马逊河和其他河流的沿岸。毛长,柔软而光滑,头小而圆,脸较平而大。体长约25~60公分(10~24吋);尾长25~55公分,毛蓬松。毛色依种不同,深棕、灰、微红或黑色;体下部、脸、四肢和尾毛色不同或有斑纹。以小群活动具共同领域,昼行性。用尾来保持平衡,据称善跳跃。以果实、鸟蛋、昆虫为食,偶尔也吃小鸟。生育无季节性。幼仔除哺乳时外,都依附在雄猴身上。青猴又称伶猴、美猴,有的分类体系认为青猴有3种,有人则认为多达7~11种。青猴的不同种类食性不一,有些种类以果实、树叶为主食,有些则主要食昆虫等无脊椎动物。青猴营家庭生活,有个独特的行为,几只青猴在一起的时候,尾巴会互相扭在一起。有的分类体系将青猴和夜猴或卷尾猴归为一类。

美洲发现新物种红须伶猴

科学家表示,他们在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发现了一个长着浓密红须的新猴种。实际上,科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发现了红须伶猴(学名Callicebus caquetensis),但是,由于哥伦比亚南部卡奎塔省(Caquetá Province)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他们无法靠近那里进行深入研究,这种局面直至2008年才得以改变,一个探险队最终确认红须伶猴是新猴种。

据探险队领队、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灵长目动物学家托马斯-迪夫勒(Thomas Defler)介绍,卡奎塔红须伶猴如猫般大小,由于终生都在寻找交配伙伴,这种灵长目动物“令人十分感兴趣”,因为这在猴类当中是个不同寻常的特征。它们常常成双成对坐在树枝上,尾巴纠缠在一起。

迪夫勒指出,一对雌雄卡奎塔红须伶猴每年生一个宝宝,父亲承担起照顾幼猴的大部分工作,至于为何由雄性承担这项工作,原因尚不得而知,但可能存在进化优势。此次探险之旅由国际灵长类动物保护行动基金和保护国际基金会哥伦比亚分部共同资助,科学家将在最新一期的《灵长类动物保护》(Primate Conservation)杂志上详细描述他们的研究成果。

迪夫勒表示,由于哥伦比亚乡村地区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亚马逊雨林栖息地变得支离破碎,新发现的卡奎塔红须伶猴常常被迫在地面生活,结果,这使得它们更易于遭受虎猫、猛禽等掠食者的威胁。据迪夫勒介绍,卡奎塔红须伶猴的数量估计不足250只,这意味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可能会将这种猴种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不过,幸运的是,卡奎塔红须伶猴看上去能忍受在次生林生活的艰辛。次生林是指因农业或商业开发砍伐后重新生长起来的树林。

卡奎塔红须伶猴通常四只为一群,生活在哥伦比亚卡奎塔省河流沿岸。迪夫勒指出,与其他以水果为食的动物一样,卡奎塔红须伶猴在将植物种子分散至整个雨林地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卡奎塔红须伶猴(图像右上方)与其亲属(左上方和底部)相比,具有不同的体色和斑纹,如卡奎塔红须伶猴的前额没有白块,而尾巴有灰色斑纹。迪夫勒指出,这种差异可能有助于猴类辨别“自家人”,同时也有助于人类发现新物种。在2008年的探险中,迪夫勒及其团队还依赖于猴的叫声追踪新猴种——卡奎塔红须伶猴拥有动物世界最复杂的表明领地的叫声之一。

分享至:

相关

标签大全: 出轨